“办什么样的大学,怎样办大学”、“建设什么样的队伍,怎样建设队伍”、“培养什么样的人,怎样培养人”,是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条件下向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,也是我校迈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过程中必须加以认真对待、予以解决的重大问题。
今天,校党委审时度势,站在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新的历史起点上,做出了大力实施“5个计划”、“1个工程”和“4个办法”的人才强校,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的战略部署。这既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在高等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,也是新时期新条件下提升学校综合实力,实现学校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。
校以才立,业以才兴。学校要实现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和传承文化与创新的职能,主要取决于教师,依靠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。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,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建设水平。一支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,是学校能够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。我们要重视人才,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;要完善机制,为人才成长提供条件;要提供舞台,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;要搭建平台,让优秀人才施展才华。
科学发展,人才为本。我们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事业,急需要一批信念执著、品德优良、知识丰富、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师资队伍。我们要充分认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,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,用环境凝聚人,用机制激励人,用荣誉褒奖人,用学习提升人,用政策保障人。只要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人才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就会涌现出一支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,自觉地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贡献聪明才智。
事业繁荣,人才为本。时代召唤人才,事业需要人才,发展依靠人才。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,善于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、团结人才、服务人才。我们要想方设法,积极营造鼓励广大教师独立思考、自由探索、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。广大教师作为先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,首先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、道德品行的引领者、人格操守的示范者,身体力行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带头爱岗敬业、为人师表,做教书育人的楷模;带头锐意进取、追求卓越,做自主创新的先锋;带头求真务实、严谨治学,做高尚学术道德的榜样。
强校大业,人才为本。我们要深刻认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学校改革、发展中的战略性、决定性作用。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尊重劳动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、尊重创造、鼓励创新、宽容失败,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,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空间,为优秀人才搭建脱颖而出的舞台。我们要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,不断强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功能,管好人才、用活人才,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。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的人才体制、机制和运行模式,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育好才、聚好才、用好才,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。
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,切实做到在政治上爱护人才,在思想上关心人才,在工作上服务人才,在生活上帮助人才。使人才在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事业中施展抱负,使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搏击潮头。
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我们相信,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共同配合,积极努力下,只要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进人才,以容人之短的襟怀爱护人才,以甘为人梯的精神成就人才,以爱岗敬业的精神引导人才,以情真意切的态度关心人才,以良好的事业平台留住人才,就一定会有一批优秀人才,成为师资骨干、学术中坚,在实现科学发展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践中大显身手,建功立业。(宣传部 孙自力)